根据王宗元小说《惠嫂》改编。 卡车在荒凉的高原上奔驰着。车厢里,刚从地质学校毕业,自愿到高原来工作的年轻姑娘李婉丽,有些受不住高原的风沙、严寒,旅途的颠簸和高山反应的折磨,因而产生了回家的念头。司机小刘讽刺她说:“哼!还不如昆仑山上一棵草!”他们到达了昆仑山口的一个宿食站——百里闻名的“司机之家”。李婉丽在这里见到了豪爽、热情的女主人惠嫂。这间好似内地一样的小房子里面,充满了笑语欢声,热腾腾可口的饭菜,主客真是亲如一家。在惠嫂亲切的照顾下。李婉丽感到了无限的温暖。夜晚,惠嫂向李婉丽讲起她刚从家乡来这高原上的一段经历:她看不惯这个“鬼地方”,她认为她老头子——宿食站的站长老惠骗了她,她又哭又闹地要回去,不管老惠怎样说服,不管司机们多么需要她这样一个热心、能干的当家人,她决心要走。最后,老惠恼火地骂她:“你呀!你还不如昆仑山上的一棵草!”接着,老惠激动地向惠嫂叙说有关这棵昆仑草的典故。他讲述了几年以前他怎样领着七个病号徒手修起了这几孔土窑洞,叙说那经得起雨雪冰霜,屹立在高山上的昆仑草,叙说他怎样对着昆仑草发誓:“共产党人要像松柏,又要像杨柳,要像松柏那样坚贞,要像杨柳插到哪里,就在哪里活!我一个共产党员,难道还不如一棵草!”老惠的这一段回忆,拨动了惠嫂的心弦。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司机小刘冒着大雪,两天两夜不吃不睡拉了一车粮食赶来,因为附近的工厂即将断粮,他又不顾自己极度的困乏饥饿,再次向风雪中驰去。这些建设高原的人们,那火样的热情,钢铁般的意志,深深地打动了惠嫂,她决心留下来建立起这个“司机之家”,使日夜在高原上奔波的司机们得到家的温暖。黎明,李婉丽和小刘重新坐上卡车,向高原前进。朝阳照耀着昆仑草,李婉丽也对着它发下誓言,决心要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高原,因为惠嫂给她上了极富意义的高原第一课。
孔繁森要去上任的地方阿里,是一个海拔高,地广人稀的地方。孔繁森的家人希望他能调回山东老家。美丽的阿里风光令孔繁森的心情热腾起来,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到任后,发现这里缺电,缺少一切舒适的东西,很多干部纷纷想调走。孔繁森以身作则,带着教委主任孟志华去看望山村小学的师生。给孤寡老人治病、送温暖。在兵站,他与战士们一起唱《说句心里话》。雪灾严重,孔繁森全身心投入救灾活动,差点牺牲。他的亲人从山东赶来看他,妻子王庆芝吐血住进拉萨医院,孔一直等阿里的灾情得到控制才满身疲惫地去医院看她。妻女走后,他和倪德昌、加措去北京向中央申请救灾款。经过他的奔波,款项终于下来了。回到阿里,孔繁森和其它干部一起规划阿里的前景图。群众和干部在他的鼓舞下对阿里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在赴新疆的考察途中,共产党的优秀儿子孔繁森以身殉职。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向南转移,途中遭到敌人的袭击,部队损失惨重。随后在决定部队去向的问题上,领导内部产生了很大分歧,最后毛泽东的意见得到大多数同志的支持,部队继续向南转移。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后,毛泽东对剩余部队进行了及时的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扩大革命队伍,毛泽东提出应争取袁文才和王佐等地方武装势力。在此问题上,余洒度等第一批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又与毛泽东产生了分歧,余洒度等人以去省里汇报为名逃离井冈山。毛泽东以诚相待,终于取得了袁文才的信任,毛泽东的部队驻进了茅坪,毛泽东由此找到了知音贺子珍。为进一步巩固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一方面继续争取王佐,一方面派何长工去省委汇报,寻找南昌起义失败后南下的朱德部队。很快王佐接受改编,加入了工人农革命军,壮大的队伍初战告捷一举拿下了新城。但在此时,省特派员周修明却责令部队改路去支援湖南暴动,还错误地传达省委指示,开除了毛泽东的党籍。不得已,毛泽东一面去中央申诉,一面出兵湖南。结果,军队遭到惨痛的失败,也丢掉了后方的根据地。毛泽东气愤不已,再次回到井冈山,经过浴血奋战,毛泽东与朱德的部队终于1928年4月28日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电影学院78级集体实习作品。摄影:鲍肖然 。 燕北大学法律系的学生言文刚“文革”期间曾因狂热盲目的信仰做过令他非常悔恨的事情,临近大学毕业,他终于摆脱了迷茫和负罪感,决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做贡献。他与魏泽宽、夏成远一同来到南方城市无州实习。在一起杀人抢劫案中,言文刚认为被告赵大为很可能是无辜的,魏泽宽注意到法院内部对这个案子有分歧,感觉到此案背景不简单,反对言文刚接这个案子,言文刚则坚持要为受冤的被告辩护。言文刚在王院长和陪审员李芒的指导、帮助下,找到证据证明被告赵大为不是杀人犯,但赵大为却在法庭上自认是杀人犯,致使辩护失败。三人回到学校,对未来的路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言文刚不顾女友反对,决心到司法第一线去工作。当他得知赵大为一案的真相后,第三次踏上开往无州的列车,再次担当赵大为的辩护律师。
故事发生在21世纪的20年代,裕和当铺老板朱华堂(李万年 饰)经营有方,手握权财,生命里唯一不顺心的事情就是家里有一个不孝子朱辉正(王志文 饰)。朱辉正从小在母亲的极度溺爱和父亲的极度严厉之中长大,精神非常的割裂,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并不理解的朱辉正想尽了一切方法要惹朱华堂生气,并且毫无限度的挥霍着父亲的钱财。 阿芳(吴丹 饰)和田七(何冰 饰)是自幼被卖到了朱家的佣人,受尽了苦楚,田七从很久之前就默默的爱慕着阿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存够钱娶她为妻,与此同时,聪明伶俐的阿芳亦吸引了朱辉正的注意,使得他对其屡屡骚扰。而朱华堂竟然也打起了娶阿芳做妾的算盘。
《花姊妹风流债》讲述了被人称做花神的花农钟大农,有三个生得如花似玉的女儿。他的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害得女儿都远在外地。钟大农要做50大寿,大女儿瓣瓣从美国、二女儿蕊蕊从马来西亚、三女儿朵朵从日本陆续回来,家里一片喜庆的气氛。朵朵是位红遍东南亚的歌星,可是父亲嫌她轻浮仍不喜欢她;温顺、善良的蕊蕊常被父亲在众人面前辱骂;热情、开朗的瓣瓣动不动就被父亲呵斥。影片描述了钟大农与钟家三姐妹之间的喜怒哀乐。
故事发生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孩子们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联欢会,并且邀请了很多大人们前来做观众。方小华肩负着接模范饲养员老爷爷的重任,一大早,他就上路了,可是知道联欢会即将开幕之时,他依然没有回来,要命的是,方小华所要表演的节目排在第一位,这可急坏了后台主任和舞台监督。 机智的舞台监督重新安排了节目顺序,终于使得联欢会按时开演,可之后,接二连三的麻烦和意外接踵而至,为了联欢会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舞台监督和后台主任之间还产生了小小的摩擦。终于,方小华带着饲养员老爷爷出现了,向来守时的他,究竟为什么会迟到了这么久呢?
30年代初,陕北高原上发生了这么一桩故事……堰上的田间小道上,跑来一个农村姑娘张香女,连哭带喊地叫他哥哥张铁娃,说地主恶霸姚德元正在逼租,拷打父亲。铁娃一听,气愤地扔下镰刀,一气跑回村里,要跟姚德元拼命。三年之后,张铁娃已经是红军中一名初级指挥员。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党派他回到家乡,组织群众闹革命,开展游击战争。铁娃带着排里的一个战友高飞虎一同回家乡,途经红河渡口与“衣锦荣归”的姚德元共乘一舟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在一场众寡悬殊的格斗中,幸被船夫刘大伯相救,才得脱险。姚德元这时升了民团司令,立即逮捕了铁娃的母亲和妹妹,并由姚德元的岳父孙半原、内弟孙百岁在马王庙内处决他们,铁娃和飞虎在群众的掩护下藏在庙内,杀死了孙半原,救出母亲、妹妹和刘大伯,并乘胜分了地主的家财,迅速组成了一支游击队。游击队驻扎深山丛林中坚持斗争,飞虎则化装成民团团员,香女假扮少妇,经常一起进城去和地下工作的同志联系,俩人亦在革命的情谊中结成伴侣。某日,内线王国栋在与香女传递情报时,被孙百岁突然发现。姚德元听到告密后,立刻审查王国栋,王因应对自如,才得脱险。但姚深疑王,并施毒计,使游击队在截击敌人的运粮队时险遭覆没。张铁娃因为斗争失败,内疚非常,但也使他从此得到教训,使斗争方式更加灵活,游击队亦更加坚强善战。姚德元自然不肯善罢甘休,这时敌人除了更残暴地烧山并村,疯狂逮捕革命群众及游击队家属外,还悬赏捉拿张铁娃。游击队则针锋相对,出征永乐镇。 当游击队大闹“百日道场”闯进姚宅毙其四姨太时,王国栋则策动民团哗变,配合大队入城。香女杀死了孙百岁,铁娃率众追击姚德元,在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与反革命的搏斗中,游击队最后获得全胜。
古榕1994年推出的另一部电影《红尘》,以北京胡同为社会背景,展示了从六十到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变迁,给小人物带来的影响。古榕不是在电影的形式上出奇,而是以其精湛的画面叙事功夫,营造出流畅的,地道的北京胡同生活,同时拍出了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独特的美感和情趣。
陈建国(沙景昌 饰)是个劳改释放人员,服刑期间表现良好提前减刑出狱。不久他结识了秀妹(马睿 饰),两人相见恨晚,几个月后谈婚论嫁。在收拾新房时秀妹发现陈在狱中劳改积极分子奖状,犹如五雷轰顶。万念俱灰的陈建国被患腿疾的母亲带到秀妹家赔罪,秀妹斟酌再三同意了婚事。婚后不久,陈建国再次因官司入狱劳教,此时秀妹已有身孕,双方家人受到严重打击。管教人员针对情绪波动较大的陈建国因人施教,安排家人探视,以鼓起他生活下去的勇气。解教后,原单位给他重新安排了工作,并支付了秀妹剖腹产的医疗费。陈建国心存感激,决心今后加倍回馈社会......
一年一度的农历春节来临,生活在东北农村的程家老两口(李保田 & 赵丽蓉 饰)满心欢喜地等待儿女回家过年。去年的团圆饭不欢而散,因此母亲更加盼望这次能过个愉快的团圆年。 不久,子女们陆续回来:长子(六小龄童 饰)木讷老实,大媳妇(丁嘉丽 饰)泼辣刁蛮;干部大姐夫(葛优 饰)不走正道,在外拈花惹草,还强逼妻子堕胎;小儿子(梁天 饰)不务正业,贪图享乐,只知道伸手要钱;父亲最疼爱的二女儿当初忤逆父命嫁给架子工(申军谊 饰),如今自食其力干出事业的小两口也再次归来。 看似喜庆祥和的兄弟妯娌们却各有各的小九九,不知今年的年夜饭该如何收场…… 赵丽蓉籍此片获1990年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最佳女主角大奖。
大龙国皇帝(黄宗洛 饰)时逢六十大寿,下诏进行斗鸡比赛,民间遂刮起一股斗鸡热。农民张老三(马恩然 饰)携杂毛鸡进宫打擂,由于每次斗前杂毛鸡都要炊酒,它很快战胜两只雄鸡,月月公主(谢兰 饰)对它爱不释手留在宫中。嗜酒如命的杂毛鸡在宫中出尽洋相,张老三和狗蛋(裴元章 饰)被逐出宫门。慧王向皇帝进言,要杂毛鸡和金鸡决斗,皇帝欣然应允。不知杂毛鸡嗜好的贾才(潘长江 饰)为使金鸡夺冠,给杂毛鸡灌下白酒,结果杂毛鸡有如神助,毫不费力地战胜了金鸡。鸡冠国决定乘胜追击,下战书给大龙国要与金鸡决斗,并设计围困了大龙国皇帝与众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