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10.0

廖仲恺

导演:
汤晓丹
主演:
董行佶,梁月军,刘铁蕾,史东敏,章杰
别名:
未知
10.0
242人评分
国语
语言
1984-08-30
上映时间
未知
片长
简介: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脱险离开广州。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廖仲恺被捕。廖夫人何香凝痛斥陈炯明。在各方的压力下,陈炯明对廖仲恺明放暗追杀。廖仲恺夫妇在码头工人郑剑父子的掩护下,终于脱离险境,赴上海与孙中山会合。
  总参议胡汉民等人要廖仲恺劝说孙中山放弃与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来往。廖仲恺经过与李大钊的接触,得知中山先生的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造国民党的新主张,非常赞成。他受孙中山之命两次出使日本与苏俄代表越飞会谈,为'三大政策'的制定,打下了基础。1923年春,陈炯明被逐出广州,孙中山就任陆海军大元帅,廖仲恺被任命为财政部长兼广东省省长,为革命政府殚思竭虑,为政清廉。军阀从中作梗、工作缺乏人才,廖仲恺烦恼不已,中共领导人林伯渠送来一批青年干部帮助廖仲恺,郑剑和未婚妻碧影也在其中。廖仲恺支持孙中山。和右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胡汉民见风驶舵,骑墙观望。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国共合作开始。孙中山、廖仲恺兴奋不已。但国民党右派和帝国主义勾结,预谋以商团势力为主,联合军阀势力,发动叛乱。
  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威胁利诱廖仲恺、遭廖仲恺拒绝,廖仲恺被迫辞去省长职务,由胡汉民替代。胡汉民一味迁就,助长了商团气焰。廖仲恺心情沉重。双十节这一天,叛乱终于发生,廖仲恺心情沉重。廖仲恺作为孙中山的全权代表指挥平叛,在工农军和黄埔军校学生的配合下,叛乱被平息,广州这个革命据点得到巩固。1924年底,冯玉祥在北京发动革命成功,电请孙中山北上。
  为了革命大业,孙先生抱病北上,临行叮咛谬仲恺注意巩固胜利果实,坚持三大政策。1923年初省港大罢工爆发,廖仲恺态度鲜明的支持工人同帝国主义的斗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北平,廖仲恺号召民众继承孙中山遗志,继续革命。廖仲恺的行动使国民党右派和帝国主义恨之入骨,一个暗杀阴谋正在形成。1925年8月20日凌晨,民主革命的著名领袖廖仲恺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被暗杀,时年48岁。
  本片于1984年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董行佶),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二等奖。

猜你喜欢
换一换
弗拉门戈
913
2.0
已完结
弗拉门戈
2.0
更新时间:05月21日
主演:La Paquera de Jerez,Merche Esmeralda,Manolo Sanlúcar
简介:介紹:  卡洛斯索拉(Carlos Saura)是西班牙史上備受矚目的電影導演。他以佛朗明哥舞為主軸,巧妙的融合西班牙的繪畫、舞蹈、音樂,舞台設計等各類藝術,透過獨特的攝影機運動,在極簡中創造華麗的視覺奇蹟。在坎城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和最高技術大獎的「卡門」,與「血婚」、「魔愛」,合稱為「佛朗明哥三部曲」,更成為索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近半世紀以來,索拉豐富的作品已成為檢視西班牙政治、歷史與社會變化的重要註腳。  阿拉岡省烏艾斯卡(Hueska)  1932年出生在阿拉岡省的烏艾斯卡(Hueska),索拉19歲就在皇家攝影協會舉辦首次個人特展,並在畫家哥哥安東尼奧的建議下,進入電影研究與實驗中心(I.I.E.C.,西班牙國立電影學院的前身)就讀。索拉早期的作品,傾向於寫實且充滿新浪潮的精神,1966年的《狩獵》(La Caza)為其代表作,七○年代《安琪莉卡表妹》(La Prima Angelica)和《飼養烏鴉》(Cria!,1976)深受歐美影評人的喜愛,並相繼在坎城中獲獎。  八○年代,索拉以「佛朗明哥三部曲」首開以電影來呈現舞蹈的先例,為國際影壇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電影形式與風貌。索拉獨特的運鏡手法不僅發揚了佛朗明哥舞熾烈的熱情和修長的線條美,更不難發現索拉擅長從極簡中創造炫目的電影視覺語言。其中,《卡門》更在坎城得到藝術貢獻獎和高等技術大獎,並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九○年代,索拉與知名的攝影家和藝術總監合作多部作品,並以《情慾飛舞》在坎城得到技術大獎,並再次入圍奧斯卡。二十餘年來,索拉多部電影作品涵括劇情片與佛朗明哥音樂舞蹈片,數次奪得國際影展的肯定早已在國際間奠定獨樹一格的地位,而他對西班牙歌舞片的拓展貢獻,更謂居功厥偉。  弗拉门戈是西班牙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它融舞蹈、歌唱、器乐于一体,过去流行在西班牙南部,现在已扩展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并正在成为整个西班牙的代表性艺术之一。  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长期以来是各种音乐文化的大溶炉,早年希腊、迦太基、罗马、拜占廷的居民带来了地中海边远地区的音乐,后来西哥特人,又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从公元八世纪起,阿拉伯人在此建立了西哈里发帝国,统治延续了700多年。从15世纪中起,吉卜赛人又大量移居此地。因此,在安达卢西亚既有阿拉伯文化的巨大影响,又有吉卜赛歌舞艺术的强大魅力,使这个地区变成了欧洲最具有异国风味,东方色彩的地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弗拉门戈艺术。  关于弗拉门戈的来源说法很多,有人认为它是吉卜赛人从北印度带来的,有人则认为它来自阿拉伯,但它与吉卜赛人有密切关系则是可以肯定的。  在弗拉门戈的演出中,我们常常看见歌手紧皱眉头,面部表情忧郁、愤懑、歌声嘶哑,这是其他演出中很少见到的,人们感到奇怪,但如果了解了弗拉门戈产生的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了。弗拉门戈艺术反映了吉卜赛人贫穷、悲惨的命运和处境,并通过诗歌、音乐和舞蹈来表现它。15世纪西班牙统一后,君主及天主教会强迫犹太人、阿拉伯人改宗,强迫吉卜赛人改变生活方式,他们为了逃避迫害,被迫离家出走,流离失所,逃往偏僻的山区,他们过着同样的苦难生活,是吉卜赛人用他们的歌喉、舞步、乐器诉说了这一切。  到18世纪中叶,弗拉门戈已经在安达卢西亚风行一时,但上流社会仍然拒绝它,后来有一位为当时流行的独幕剧《托纳蒂亚》作曲的音乐家采用了吉卜赛的诗句和旋律,情况才有了改变。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专业的演唱家,1920年还演出了第一部弗拉门戈歌剧,1922年在格拉纳达举行了有名的弗拉门戈比赛,但随后这门艺术就趋于衰微。直到1956年在科尔多瓦举行弗拉门戈比赛,1957年在海雷兹建立了弗拉门戈学,这种艺术才得到复兴和发展。  在表演时,一群歌手、舞蹈家和吉他手组成的弗拉门戈,团体围成半园形,坐在舞台的椅子上。演出开始于歌手的喊叫声,感叹声,这是为了在观众的心中点燃热情之火,吉他手则奏出引子或前奏,为歌舞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歌手在开始演唱前也要调节自己的声音,暗哑并带有鼻音色彩的音色至今仍是弗拉门戈歌声的特点,装饰音多用在重音上,类似倚音的婉转曲折的音很常见,而且常常是微分音。这是在其他西欧国家是很少见的一种唱法。歌词内容大多与上帝、爱情、女人、死亡有关,但很少有关于金钱,发财的内容,这可能与吉卜赛人的某些观念有关。吉他既用来独奏也用于伴奏,但主要当作节奏乐器来用,它有三种基本音乐手法,一是用手指扫弦,二是旋律经过句,三是在歌唱中间作即兴式的间奏。吉他演奏者的力度较大,音色也比较明亮。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演员和观众都在追求一种“杜恩德”--即心灵的相通,把它作为最高的境界。 弗拉门戈的节奏既有自由的散板,也有有规则的循环拍,常用的12拍就有3、6、8、10、12五个重音,有点类似印度的塔拉节拍。音乐进行中增二度音程很多。从音乐风格来看,佛拉门弋音乐是一种忧郁哀伤与狂热奔放的混合体,弗拉门戈舞蹈中的男子非常注重脚的动作,用脚跟敲击地板时发出的节奏十分清脆,女子的舞蹈则更注重手、腕、臂、腰、臀的动作,舞蹈者常常情不自禁地一面踏地,一面捻手指发声,再加上歌声、拍手声、喊叫声、舞步踢踏声、舞蹈者手中的响板声,互相交错应和,表演者与观众心心相应,气氛十分热烈。  弗拉门戈的古典歌曲和舞蹈节目约有60多种,有单人表演的,也有集体表演的,有些是有伴奏的,有些是无伴奏的。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深沉的歌,又称大歌,这是最早的弗拉门戈音乐,也是最难唱的一种,歌唱时节奏自由,音色暗哑,有时近于喊叫,微分音、装饰音很多,东方色彩最浓。另一类是轻快的歌,它的情绪欢乐愉快,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比较轻快,并吸收了一些拉丁美洲音乐的因素,还有一类是中庸的歌,它介于这两种歌曲之间。  演唱弗拉门戈的歌唱家很多,在1920年左右的黄金时代最著名的是吉卜赛男歌手马诺洛加拉科尔和女歌手帕斯托拉·帕冯。当代最杰出的男歌手是加马隆·伊斯拉,他既有明亮的高音,又有粗犷的音色,他表达的情感深深触动了每位观众的心弦。最著名的女歌手为加尔曼·里纳雷斯,早期最著名的弗拉门戈吉他演奏家为拉蒙·蒙多亚,他吸收了古典吉他的演奏技巧,发展了弗拉门戈吉他的演奏艺术。当代最有名的演奏家是帕科·卢西亚,他受到了拉丁美洲音乐的影响,有所创新。  近年来在年青一代中,已有人将弗拉门戈艺术与爵士乐,巴西的博萨诺瓦,加勒比海的沙尔萨和布鲁斯摇滚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流派。
1292
1995
弗拉门戈
主演:La Paquera de Jerez,Merche Esmeralda,Manolo Sanlúcar
首页
电视剧
电影
综艺
动漫
美剧